星期日 [ 2011-10-30 17:43:17 | lixinping ] ![]() ![]() 兰香书韵共清芳
——赏何茂峰书法写兰 《 中国书画报》2011年 64期 李新平 自古书家都有写兰之好,近日同道友董传卿一起到好友何茂峰画室品茶,踏入画室,顿感清香扑鼻,眼前忽亮,一时间被何茂峰的兰草吸引住了。 何茂峰早年习书从魏晋入手,后又广临欧柳颜赵、孙过庭、怀素、米芾、王铎等多家名帖,并对甲骨文、汉简、帛书多有涉猎,多年来又亲得李铎等当代名家指导,在各种书体的创作上努力探索,对章法布局、线条变化都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他终能集各家之长,“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使书法形成了既古朴厚拙、骨力坚挺、气势恢宏之势,又有简约隽秀,富有动感飘逸之美,特别是他的小楷,结体自如,笔法娴熟,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灵气。观其大作犹如将军布阵,伸张自如,错落有致。行与行、字与字之间,在尽情地腾挪伸展中又显示出相互依存之势,在收放自如中又能灵活把握着浓淡干湿,可谓浑然天成,在自觉不自觉中进入到一个完美的境界。 有书法奠基,何茂峰又以一个文人雅士的情怀自然进入到了写兰之境。我想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书家到了一定境界必然进入的自由王国吧。看何茂峰写兰,是那样地自由,是那样地随意,让观者感觉舒服畅快。古人常把兰花比作品格高尚的人,把兰花看为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古曰:“兰有三善:国香一也,幽居二也,不以无人而不香三也……,三者君子之德具已”。从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滋兰芝九畹溪,又树蕙之百亩”到苏东坡、陈与义、赵子固、郑思肖、赵孟頫、徐渭、陈淳、石涛、八大、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潘天寿等历代著名诗人、文士、画家都曾爱兰、颂兰、写兰,用兰来象征人们的崇高人格,以启迪后来。用兰来寄托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之胸臆。何茂峰正是心怀对兰的崇敬之情写兰、颂兰的。欣赏何茂峰的兰草,想起了杨维桢在《国绘宝鉴》中的一段话:“士大夫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何茂峰的兰花一如他的书法,笔墨强健中孕灵秀,婀娜多姿又高雅脱俗,其写兰叶的长线条的运用和穿插完全是以深厚的书法功底来完成的。他用行、草、篆、隶笔法写兰。再配上清秀的小楷题兰诗及个人感悟为长跋,呈现出一股兰香书韵,交相辉映,珠联璧合之浓郁的书卷气息。清风荡漾处,把“王者之香”的神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古风送入人们的心田,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何茂峰: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美术馆收藏研究部副主任、齐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 ![]() 浏览(7927) | 回复(9685)
|